膀胱炎症状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一喝水就上厕所,是肾不行了 [复制链接]

1#

水是生命之源,多喝水一来能补充人体所需水分,促进细胞新陈代谢;二来可以加快血液循环,排出代谢废物和毒素;此外,还有助于平衡血液的黏稠度、预防肾结石病……

尤其是现下冬季非常干燥,很多人都长期待在空调暖气房里,更要注意水分的补充。但同样都是喝水,而且饮水量差不多,有的人喝完10多分钟就想上厕所,有的人却几小时后也毫无尿意。

这到底怎么回事?

难道真的是肾,虚了?......

一天正常排尿量

医学研究认为,正常人每天的排尿量为~毫升。

因为一个正常人每天有35~50克的代谢产物和盐类物质需通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,而溶解这些固体物质最低水量大概需要毫升,所以每个人每天至少要排出毫升尿。

如果刚喝完水,人体在1小时后会达到排尿高峰,一般每次正常的尿量大约是-毫升。

换算一下可知,人类平均一天排尿次数大致在4次左右,不过,这只是个理论数字。

据观察,大部分健康成年人一天要排尿6~8次,其中,白天排尿4~6次,夜间0~2次。

如果排尿次数经常明显增多,就可以定义为尿频。如果夜尿经常超过两次,就是夜尿增多。

当然,多和少并非是一成不变的,有时候喝水多了,尿就相对较多;出汗多了,尿就相对较少。

所以,只要你的排尿频率和尿量在正常范围之内,就不必太过担心。

悄悄的说,就算你是尿频,也大多和肾没什么关系......

一喝水就想上厕所是什么原因?

有些人喝完水后很快就会有尿意,有些人喝完水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尿意,都可能是正常的,这两种情况没有好坏之分。

水变成尿液,正常一般需要30~45分钟,但是由于尿的形成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,有些人会快一些,有些人会慢一些。

而且,变成尿之后,尿会储藏在膀胱中。所以,排尿是快是慢,还跟膀胱有关。

所以总结起来,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:

饮水量多

这个原因是比较常见的,也很好理解,喝得多自然尿得多。

建议大家科学饮水,成年人建议每天饮用1~毫升的水,每次饮水量在50~毫升为宜。

膀胱容量小

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,容量因人而异。通常来说,成人的膀胱容量约为~毫升,最大容量可达到毫升。

一般来说,当膀胱中尿液储存到~毫升的时候,膀胱会给大脑发信号,使人产生排尿欲望。但是有些人的膀胱容量小,储存的尿液相对较少,就会造成喝水后频繁上厕所的情况。

尿道括约肌松弛

尿道括约肌能起到控制排尿的作用,当其收缩时可以关闭尿道内口,防止尿液流出,当膀胱中尿液达到一定量时,尿道括约肌会处于松弛的状态,有助于尿液排出体外。

一些病理性因素可导致尿道括约肌不能收缩,从而持续处于舒张状态,不能很好地控制排尿,引起多尿或尿失禁等症状。

平时喝水少

有些人平时喝水较少,排尿的次数也少,长此以往,膀胱适应了缺水的环境,如果突然增加了饮水量,就会使得膀胱变得异常敏感,刺激大脑皮层产生尿意。

所以,一定要养成经常喝水的习惯,补充足够的水分,锻炼膀胱储存尿液的能力。

受寒冷刺激

大家都知道“热胀冷缩”的道理,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,为了保存自身热量,全身的肌肉包括膀胱的肌肉就会自动收缩,进而使人体产生尿意,排尿次数增多。

糖尿病患者

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“三多一少”,即多饮、多食、多尿和体重减少。

多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血糖超过肾糖阈后,糖就会从尿液中排出,使得尿中的糖分增多,由于渗透性的利尿作用就会出现排尿增多的情况。

另外,多饮也会引起多尿,而多尿又会导致多饮,如此恶性循环。

泌尿系统疾病

如果存在尿路感染、尿道结石、膀胱结石、前列腺炎等疾病,也可能造成排尿次数增加。除了尿频外,泌尿系统疾病可能还伴有尿急、尿痛、尿液颜色异常、腰痛等症状。

可见,一喝水就想上厕所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,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,大家无需过于恐慌,但也不要疏忽大意,必要时及时就医检查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