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亲宝宝育儿(ID:qbaobao6)
这几天特别热,气温直飙30℃,轩轩在可乐家玩,可乐妈从冰箱里拿出一盘切好的水果准备给孩子吃。
看着盘子里几种水果切成块混在一起,敞着口在冰箱里,我赶快拦下两个蠢蠢欲动的孩子。
为什么我不让两个孩子吃这盘水果?
之前,新闻里就曾出现过一家人吃了刚从冰箱里拿出的西瓜,吃完后,祖孙医院。
不是我怕孩子吃凉食,是我怕孩子和这家人一样得“冰箱病”。
冰箱不是“保险箱”
其实“冰箱病”不是特指某一种疾病,是指吃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后,引起的各种身体不适。
比如:冰箱性头痛,冰箱性肺炎,冰箱性胃炎与肠炎等等食源性疾病。
食源性疾病是我们国家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全球食源性疾病涉及人口约6亿人,其中发生最频繁致死率最高的就是食源性腹泻。
所以现在爸爸妈妈们回想一下,是不是一到夏天,孩子经常莫名其妙地开始拉肚子,明明吃的东西看起来都是新鲜没有变质的。
那为什么孩子吃了冰箱里的东西会生病呢?很多爸爸妈妈都会误以为是吃凉食激到了孩子的肠胃,其实凉食从孩子嘴到胃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不凉了。
所以如果孩子本身没有肠胃疾病,那就是孩子吃的食物受到了细菌污染。
一直以来很多爸爸妈妈都觉得,冰箱中的温度较低,食物放在里面最安全。
这是一个误区,冰箱并不是“保险箱”。
低温的确可以抑制很多细菌生长或者休眠,但是有些细菌偏爱低温,尤其食物放得久了,它们就会开始大量繁殖,这些细菌有个统一的名称——嗜冷菌。
今天介绍两个,导致孩子吃完冰箱里食物后腹泻、脑膜炎的凶手。
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
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从婴儿到老人都有可能感染,其中1—4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。
这个病菌的传染性也特别高,其他国家都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感染。
感染后最显著特征就是小肠结肠炎,孩子感染后会开始腹泻,有*水便、粘液便。
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
李斯特菌很多妈妈应该在孕期就听说过它有多可怕。
我随手搜一下,就弹出一堆新闻:“宁波5月孕妇发烧腹泻痛失宝宝”“长沙一孕妇不幸流产”。
没错,孕产妇、婴幼儿、老年人、抵抗力差的免疫缺陷人群最容易感染单增李斯特菌,新生儿感染后引发的化脓性脑膜炎有70%的死亡率。
食物能在冰箱里呆多久?
冰箱里的细菌不止这两种,也不局限于消化道疾病。
有微生物研究所曾经随机挑选5个家庭冰箱做作为研究对象。
结果从这些家庭冰箱中分离得到18株致病菌,有溶血性葡萄球菌、人葡萄球菌、藤*微球菌、鹑鸡肠球菌等等。
这些致病菌能引起的疾病很广泛,不仅仅有消化系统的疾病,还能够引起呼吸系统、泌尿系统、血液系统、皮肤、肌肉等病变,还有多种类型的皮癣、膀胱炎、败血症等疾病。
但这意味着以后东西都不能放在冰箱里了吗?
不是,冰箱没有错,其实是我们用错了。
对大多数食物来说,冰箱只能减缓变质速度,并不能防止食物变质。
在进入冰箱之前,食物和空气中原本就可能有微生物,虽然冰箱抑制了生长,但是放久后,微生物还是会大量繁殖,这种情况下,孩子食用之后就容易生病。
而且并不是气温越低,食物的储藏期越长。
有些食物遇到低温反而会加快变质速度,比如香蕉、榴莲、芒果之类的热带水果,放在冰箱里会让这些水果“冻伤”,反而会提前变质。
除了这些不建议放进冰箱的食物,其他食物也不是为所欲为。
我从美国食品安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