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孩子尿床家长不要觉得这是件很正常的事,孩子尿床很多家长往往都不会觉得这是一种病,而是孩子的一种正常行为,譬如孩子还小、尿床很正常、孩子故意调皮等等
调查显示:我国儿童遗尿症病发率为10%-15%,儿童遗尿症的病因有很多种因素所致,如遗传、膀胱功能没有完善、神经中枢睡眠觉醒障碍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等。不要单瞧遗尿症这个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的疾病,要及时治疗,继发性遗尿症会涉及肾内科、内分泌、泌尿科、心理等疾病。
长期患有遗尿症对儿童的心理发展,会造成不良影响,研究表明,多数尿床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,性格内向孤僻、不喜欢与人交往、缺乏自信心和自卑感,在学校不敢参加集体活动,这个时候家长不要责怪和惩罚孩子,家长对孩子的责备和惩罚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,会影响孩子身心发育和正常能力及潜力的发挥。
遗尿症俗称尿床,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。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。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,约占70%~80%。继发于下尿路梗阻(如尿道瓣膜)、膀胱炎、神经原性膀胱(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)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,患儿除夜间尿床外,日间常有尿频、尿急或排尿困难、尿流细等症状。专家详解遗尿症遗尿症给孩子造成的危害有哪些?一、使孩子大脑发育受损长期遗尿,会影响孩子大脑的神经系统的发育,孩子智力的成长会出现障碍,记忆力不容易集中,影响学习。二、免疫力下降正常的排尿是我们身体新陈代谢中一个重要的过程,排尿可以帮助人体排出*素,提高免疫力,如果排尿不受控制,会导致孩子免疫力低下,从而使疾病沾身。三、阻碍发育长期的遗尿症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,我们都知道夜间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最为旺盛的时候,这是孩子长身体的重要时间段,但频繁尿床会使孩子生长激素分泌受到影响,影响钙的吸收和酶的合成,孩子身体会出现发育迟缓。四、心理发育受损经常尿床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自卑的现象,有遗尿症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、胆小,如果长期如此,就会出现抑郁症的倾向,孩子的心理发育会遭受重创,尤其在受到他人嘲笑的情况下,孩子很可能会做出极端的事情。五、遗尿的孩子长不高矮小症是家长们不愿看到的,却不知道遗尿症不治疗也会影响孩子身高。长期遗尿的孩子身高体重差,严重危及生长发育。六、遗尿的孩子成年后“健康”问题多遗尿症如果不治疗,其危害将延续至成年。尿床孩子成年后,男性可能出现隐睾、少精、早泻、不育症,女性易出现月经不调、闭经、排卵障碍、更年期提前、不孕症等疾病是正常成长儿童的1.5倍。遗尿症儿童如何预防尿床?患有遗尿症的儿童患者不易长时间穿纸尿裤,家长应从小就有规划性的训练孩子排尿,特别是夜间排尿时,要让孩子处于情形状态下,年龄大的儿童,家长可以设定闹钟,在固定时间点叫醒孩子起床排尿,有利于建立条件反射,对于痊愈有很大的帮助。遗尿症儿童应该注意什么?避免让孩子白天过于劳累,按时休息,晚睡早起的习惯一定要养成,膀胱内3小时左右会有尿液产生,往往这个时候孩子处于深度睡眠阶段,即使有尿意也很多自己醒来,所以,在孩子入睡前,家长要让宝宝排尿,或在家长入睡前可叫醒孩子安排排尿,进而避免尿床。晚饭不要过咸,饭后也要少吃水果和甜食,以免口渴,家长应当鼓励孩子白天多喝水,到了晚上就应该让孩子少喝水,家长要提醒孩子夜间要起床排尿,如果孩子有进步可对其进行鼓励,帮助孩子树立信心。遗尿症的生活管理小技巧1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清淡饮食,晚餐尤其是睡前1小时不吃含水分多的食物,包括汤水、水果、饮料、奶,并养成睡前把尿排净的习惯。生活要规律,保持睡前轻松、愉悦的心情,早睡早起,保证每日充足睡眠,以免过于疲劳睡眠太沉,有尿意不容易醒来。此外,还应注意尿道口清洁,避免尿路感染。2、排尿训练白天活动时间多饮水,尽量训练憋尿,促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。训练患儿在每次排尿时有意识地中断排尿,提高对排尿的控制能力。3、鼓励性治疗做一个月的排尿记录,家长与患儿一起记录每日患儿有排尿情况,没有发生尿床时画一个红色五角星,并给予口头表扬或奖励孩子喜欢的物质。如发生遗尿则画黑色三角形,记录每日发生尿床的时间、次数,与患儿一起分析引起遗尿的可能原因,多给予安慰和鼓励,尽量减少或消除患儿发生尿床后的羞愧心理。温馨提示:尿床是一种病,医院及时治疗,遗尿不可怕,治疗有办法,大部分的患儿在科学合理的医学干预下都是可以被治愈。作为家长,也要用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引导孩子摆脱遗尿烦恼,让孩子健康、茁壮、快乐的成长。
儿童健康-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