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国家食药总局发布报告显示,.8万余份的药品不良反应/事件报告中,胃肠系统损害占到了26.3%;心血管系统用药报告数量为13.5万例;65岁以上老年人占报告比例达到19.9%;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,65岁以上老年患者更是占到27.3%。
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,除了提醒国家对制药监管和老人用药安全方面更加重视之外,更应该引起关于老人盲目用药调理的思考——俗话说是药三分*,老人身上一般都有或多或少的慢性病缠身,那么老人是通过服用药品进行治疗,还是通过保健食品来进行调理?
作为老年健康产业人,面对现在的国内老年人健康现状,面对保健食品与药品的争论,我们应该这样做出表态:我们能够提供给老人安全、高质、无副作用,能够极大调节老人身体健康的营养保健食品!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,同样,保健品也不可被药品取代!老人接受吃药品,就更应该接受保健品!
附:国家食药总局发布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(年)》
日前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(年)》。年,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/事件报告.8万余份,比年增长0.8%。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/事件报告34.1万份,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5.7%。
其中,65岁以上老年人占报告比例的19.9%,比上一年升高2.1个百分点。经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显示,自年以来,该比例持续上升,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,该比例更高,占到27.3%。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,老年人用药安全亟需引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