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炎症状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怎样从排大便看出有无肠癌 [复制链接]

1#

肠癌是下消化道发病最高的癌症,它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,其中直肠癌的发病要多于结肠癌。有调查显示,目前肠癌发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,成为了目前所有癌症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。

而且我们都知道,如果肠癌早期被发现,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,尤其早期,可达到临床治愈。据有关调查显示,治疗后5年生存率,发现越早,生存率越高。不论有没有复发,Ⅰ期肠癌5年生存率94%,Ⅱ期82%,Ⅲ期67%,Ⅳ期仅仅11%。

由此可见,早期发现的肠癌,对于患者生存是非常有利的。

那么如何早期发现肠癌呢?其中一个重要的观察途径,那就是通过观察排大便时的感觉以及大便的形状、颜色等变化。另外看一下肠癌还有哪些表现?

第一,观察大便时的感觉。

如果排大便时,近段时间出现大便习惯改变,比如大便次数增多,便意频繁,出现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。

另外如果有排便不尽感,里急后重等。尤其发作时间长,通过一般感染等治疗等无明显好转,那就需要考虑肠癌的发生。

另外如果出现经久不愈的肛门溃疡、持续性的肛门疼痛、肛门灼烧感等等,也要考虑肠癌的可能。

第二,观察大便的颜色、形状。

尤其出现大便带血或者粘液时,在排除了细菌性痢疾等感染下,考虑肠癌的可能。

对于肠癌尤其是直肠癌出血,在临床中很容易误解成痔疮,但是肠癌出血一般血液暗红,血液和大便混在一起,有时肠癌和痔疮便血是有区别的,尤其是无明显疼痛的大便带血,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
另外排大便时,要注意观察大便形状改变,比如大便明显变细、变扁或带槽沟等。

第三,出现排便排气不畅。

当肿瘤变大时,阻塞肠管,或者侵犯肌层引起蠕动差,就可能出现排便排气不畅,出现肠梗阻表现,也要考虑肠癌发生。

第四,腹痛,排便后不缓解。

如果出现腹痛下腹痛为主,多以隐痛为主,并且排便后疼痛不缓解,时间长了,也要考虑肠癌可能。

第五,腰部不适感或者腰部发热。

这个感觉并非通过排大便表现出来,但的确是有些肠癌患者的早期表现之一,多排除了腰椎问题后,也要往肠癌上考虑。

第六,出现全身表现和临近组织侵犯压迫症状。

肠癌晚期出现腹身体消瘦、食欲不振、乏力等等全身情况,也应当考虑有肠癌的可能。

另外还会出现周围器官压迫症状,比如侵犯到膀胱出现尿频尿急等表现。

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,出现症状有时不典型,需要我们仔细辨别,观察身体不适表现,必要时及时就诊,做相关检查。

那么发现症状,需要做什么检查?

1,首要检查肠镜检查。

最为主要和直观的检查方式是肠镜检查。这个检查有些患者有排斥的态度,觉得做肠镜是非常痛苦的检查,其实大可不必紧张,肠镜检查也是我们目前非常普遍的一个检查,检查时有闷涨感,有时疼痛,但多能耐受。

2、直肠指检

这个检查主要用来辨别直肠癌和痔疮,一般痔疮触摸上去光滑柔软。而直肠癌肿瘤触摸上去明显的僵硬。而且触之出血,拔出手指时手套上留有血迹。

3、腹部CT检查。

这个检查也可以发现直肠癌,但往往早期发现不明显。

4、肿瘤标志物检查。

目前最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,糖类抗原CA,CH24和CA24,尤其癌胚抗原,可以帮助检查良恶性,发病不是肠癌的特异性抗原。

5、腹部彩超检查。

可以帮助检查是否有远处转移。

6、血尿常规、大便常规,生化检查。

查看有无贫血,大便是否有潜血以及其他情况。

所以说,出现排便时改变,不排除肠癌发生时,需要结合以上检查,排除肠癌诊断。

肠癌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出现,它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,日常的预防也显得非常重要。

据研究显示,肠癌的发生与日常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。所以说预防先从饮食抓起。

第一,管理好日常饮食

尽量少吃高盐高油高热量食物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不要食用烧烤、腌制食物及发霉变质的食物。减少肉类食用,尤其高脂肪食物。

要多吃新鲜的蔬菜,水果,食用粗粮杂粮及高膳食纤维。

第二,戒烟戒酒。

吸烟百害无一利,需要戒烟。饮酒也会有很多坏处,尽量戒酒,是在戒不了,尽量少喝,男性每天不多于30ml,女性减半。

第三,养成好的日常生活习惯

规律起居,减少熬夜。锻炼身体,增强锻炼,日常多活动,避免过于劳累。保持良好的情绪,管控好不良情绪。

第四,出现不适及时就医。

密切观察身体症状,尤其是排大便的情况,解完大便要回头看一眼,对于日常身体健康检测有好处,如果发现不适及时检查。

直肠癌的发病尽管与许多因素有关,但是日常的饮食、生活方式等,对它也有很大的影响,管理好自己的生活,做生活的有心人。

所以说,直肠癌的发病率目前呈逐年增高的趋势,而直肠癌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,尤其晚期直肠癌,发现后治疗效果差,生存时间就不会长,日常需要密切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