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问逆调论》云:“肾者水脏,主津液,”这里的津液主要指水液,水液代谢的排泄是十分复杂的过程。
肾主纳气指的就是肾气,当气血充足的时候,肾气自然就充足,如果气血较弱,肾气自然就不足,身体状态也不好。
一喝水,上厕所次数多,这说明身体好,还是不好呢?答案很简单
其一:饮水量大
正常人饮水量一天通常是在-毫升,大量饮水以后,水分经过胃肠道吸收,进入人体的循环,会导致血量增多。
一旦喝水速度过快,会导致全身的液体量增加,从而导致渗透压降低,而肾通过对尿液的稀释,会让身体排出更多的水分,从而出现喝水尿多的情况。
其二:尿的多少跟膀胱的大小有关
如果膀胱的舒展性较好,膀胱容量较大,排尿的频率就小,当过滤的尿液和水分达到膀胱的储存机制在一定程度上,排尿的时间间隔也决定了膀胱的体积大小,当膀胱里的尿液堆积起来,到达一定界限,会给大脑发出反应,使人出现排尿意识,要及时上厕所。
膀胱储存尿量少,稍微有尿液储存时就会出现排尿信号,这正常的生理反应,不需要过度治疗。
其三:括约肌松弛
肾脏内分泌激素则会促进血细胞生长、维持血压,膀胱表面有黏膜但没有重吸收功能,毒素不会被重吸收,会通过尿道排出来。
括约肌就像阀门,膀胱充满了尿液之后,如果括约肌松弛,会控制不住尿意,出现尿频的现象。
如果喝完水就上厕所,可能是因为本身膀胱体积比较小,尿液在膀胱当中储存的时间比较短,这种情况喝完水就想排尿。
其四:肾虚
肾虚主要是指人体肾精气不足,阴阳失衡,导致尿频,尤其是身体比较虚弱,常年生病的人,老年人比较多。
肾虚当然也可能会导致尿频,一旦肾虚,就可能出现水代谢、尿液代谢失常的现象,膀胱也会气化无力,出现一喝点水就引发尿频等的症状。
每天尿几次才算正常?
人一天尿三到四次属于正常,不过要取决于个人的饮水量,上下浮动比较大。
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,血液中的尿酸、水、葡萄糖等物质会通过肾小球过滤进入肾包膜,形成原尿,正常人每天的喝水的量应该达到两千五百毫升,除去我们正常的身体代谢使用掉,以及通过出汗给排泄出来,一般能够通过我们的膀胱尿排出的应在以前五百毫升左右,若长时间持续排尿次数过多或过少,建议医院就诊治疗,避免病情恶化。
——正常尿液是什么状态
颜色:
正常的尿液呈淡黄清稀透明色,或浅或深,与尿量、食物和药物有关,尿液是排出人体的代谢废物,代谢废物堆积较多会呈现淡黄的颜色。
气味:
正常尿液是一种含有轻微氨气味的液体,因为里面含氮物质多,尿中有异味,而且出现尿频,考虑是由于泌尿系感染或者泌尿系结石而引起,新鲜尿液排出时具有明显的氨味,常常提示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。
大肠杆菌感染时尿液可出现粪臭味;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,尿液可呈现苹果样的气味。
怎么保护肾脏的健康?
第一:每天保证水液供应
应该每天喝-ml的温开水或者矿泉水,可以保证肾脏正常代谢毒素,减少肾脏毒素蓄积,对于保养肾脏有一定的好处。
第二:定期运动
形体锻炼方面,规律定期运动,可以选择中医传统功法如八段锦、太极等,可以调节全身阳气,有助于肾的保健,也可以选择瑜伽、慢跑等运动。
第三:避免滥用药物
一些肾毒性药物,包括不明成分的偏方、保健品以及止痛药,临床上经常碰到患者因为关节疼痛长期服用止痛药,导致药物性肾损害。
第四:清淡饮食
饮食上要注意低盐、低脂、优质蛋白饮食,戒烟戒酒,一定要避免摄入对肾脏有毒性的食物、中草药、保健品及药物。